【影視民俗學022】劉天賜:在亞視

Share This:
  •  
  •  
  •  
  •  
  •  
  •  
  •  
  •  
  •  
  •  
  •  
  •  
  •  
  •  

麗的電視當年乃我們TVB之對手,江湖有名句:「最重要有象樣的對手」!麗的雖敗,只敗在窮,正在有些振作之際,英國總公司制水,賣掉,不能與對手爭朝夕。

我最初曾在RTV做過散工,七十年代頭,張敏儀叫我為《群星會》節目寫趣事(gags)。編導是音樂家林樂培先生,張小姐是PA,還有何國禧Sam Ho。節目主持人是黃霑和Tammy Lo。一個早期綜藝節目。這時,我上去四O二室交稿,印象最深的,這個小小升降機,居然有位漂亮的小姐做升降司機。這個時候,麗的稿酬似比無線稍高。

麗的電視改了名之後,我沒有再進台了。八十年代一夜回家途中,驚見廣播道上擠滿消防車,這晚上,亞視大火!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晚,我馬上登上總台向著RTV的天台,看見彼台的後欄,似乎是道具部佈景倉,已燒得非常燦爛。我們兩台之間有香港電臺的教育電視台相隔一段距離,可是,灰燼殘枝乘風而臨,很容易在風高物燥氣候下點起火頭!我們的消防隊正在戒備中,向佈景版倉庫灑水。(池魚也遭殃)。之後,邵爵士不只慰問老邱,並且借出地方供亞視作暫時寫字樓,這些俠義行為近世鮮見!也叫我們後輩上了寶貴一課。

另一次在亞視的經驗,就不太愉快了!

事緣,仍想在連續劇方面生產,並企圖給無線一點壓力,自製一套大型劇集,主腦係舊同事,找我幫忙。欣然答應。當午便與另一高手阮繼志出席茶會。原來亞視欲簽葉德嫻女士為其中一角色以贈叫座力。據云,葉女士須在合約上寫明由劉某阮某擔任編劇。然而,這連續劇劇本早已完成了,我們任務只可能改良,推倒重來,我們願意重新由頭寫過,唯製作方卻沒有時間了。問題出於葉女士對此角色的期望,此角是主角的母親,並不是主線中人物,如要改成主角及帶動主線人物,則不如推倒重來。因為我們專業態度,十分注意全劇結構,牽一髮必須動全身的。這便是三方面,編、導、演的矛盾,短時不可解決。最後,苦了編劇們,須按照女士之意加入劇本。我們感覺,只是擔任「魚餌」角色而已。

最愉快的經驗乃為查懋星、何定鈞服務,與陶杰主持了《班馬在線》清談節目,口碑甚好,收視可曾達六點,上下工作人員亦很愉快。

今天,亞視面臨嚴峻的經濟問題,反省及過去長期觀察的結果,亞視在一所電視臺發展過程中,缺乏對創作人員的信賴,並不重視重用這方面人材。他們最輝煌的日子,就是全公司上上下下只為做好節目而奮鬥的黃金時候,製作大哂。取得廣告商,觀眾,業內人士,社會人士的支持和愛戴。不是這段日子,被不識做傳媒的投資者,或只顧翻本的投資者操縱,積弱已久,已病入膏肓,屍居餘氣了。


Share This:
  •  
  •  
  •  
  •  
  •  
  •  
  •  
  •  
  •  
  •  
  •  
  •  
  •  
  •  

Comments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