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DAVID HOLT
siu1 soeng1 揱削。[俗]瀟湘。本言手臂或木製品纖細美麗,引申作身裁纖秀窈窕。[例]天寒地凍,王小姐依舊單衣一件,信是為了貪揱削,愛靚不愛命矣。
《康熙字典·手部·九》揱:《唐韻》所角切《集韻》色角切,音朔。《說文》人臂長好貌。《徐鍇曰》人臂稍長纖好也。又《唐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音宵。義同。一曰殺小貌。《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望其輻,欲其揱爾而纖也。
又《集韻》息約切,音削。亦殺小也。又《唐韻》《集韻》所敎切,筲去聲。義與《說文》同。又《集韻》師咸切。與摻同。好手貌。《春冰室野乘·卷中》於古人之詞,靡不博綜,所自製則雍容和雅,纖揱之音,逖濫之響,無從犯其筆端。《晚晴簃詩匯·卷八十》畫手流傳辨李蕭,晉園稽古析纖揱。
《康熙字典·刀部·七》削:《唐韻》《正韻》息約切《集韻》思約切,相入聲。《說文》鞞也。从刀,肖聲。一曰析也。《徐曰》今人音笑。刀之匣也。又《玉篇》刻治也。《增韻》刮削也。《詩·大雅》削屢馮馮。《註》牆成而削治重復也。又小侵也。《書·君𨻰》無倚法以削。又弱也。《孟子》魯之削也滋甚。又奪除也。
詹憲慈:「揱削者,身材纖削也;俗讀揱削若瀟湘…揱削本言物之纖削,身裁纖削亦曰揱削。」
(曾焯文按: 《粵語審音配詞字彙》揱音siu1/sok3;削音soek3。入聲soek轉為對應陽聲韻soeng,陰陽對轉也。古文揱削即纖削,《太平御覽·畫下》但纖削過差,翻為失真。俗傳「抵冷貪瀟湘」,源自紅樓夢瀟湘館,以林黛玉曾住其處,而身形瘦削也。又大戲《情僧偷渡瀟湘館》曾風靡一時,近代粵人乃將揱削寫作瀟湘,可算優雅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