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年前的四月七日,鄭南榕先生因鼓吹獨立自焚而死。不論台灣或香港,到底搞建國、獨立的會如何懷念他呢?重點當然是獨立建國的議題。

鄭南榕紀念館(攝影:本報記者)
台灣獨立的十字路口
鄭南榕先生不是生下來就鼓吹獨立,而在台灣白色恐怖時代下的領會。不是對抗國民黨的人都支持台灣獨立,心中支持也不一定敢於大喊台灣獨立。當年的反對運動中,各種反抗國民黨的原因都有,跟鄭南榕共事的改革者都不一定有同樣的立場或足夠的決心。
不過,若沒有當年台獨中堅份子以比較進取的行動去爭取,即使有著美國配合的外來壓力,蔣經國後來也不會願意解嚴,台灣暫時性的民主也沒有一線希望。可是,鄭南榕曾提到「若不建立台灣國,台灣就不能達成真正的民主化」。表面上,由於台灣現在可以直選立委及總統,南榕先生那句話好像是不太對的。然而,大家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目前臨時性質憲法下的一切安排都是臨時的,在被「統一」後就必須另議。未來台灣被正式併吞成為了中國一部分後,當然就不再有現在的民主。
過去不能公開主張台灣獨立,所以鄭南榕要提出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要大喊台獨!若連主張都沒有辦法自由宣講,還要殺頭抄家,那就不可能有獨立的一天。他的名言「我是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不脛而走。由於鄭南榕先生及台灣進步人士前仆後繼的努力,現在可以大聲喊台灣獨立,去年三一八佔領國運動後也愈來愈多,台灣年輕人也愈來愈敢於表達自己的台獨主張。
不過,此刻的台灣隨便你主張,隨便大家怎麼喊,台灣還是沒有獨立!所以不能再單單主張,要以無所懼的行動展示集體獨立意志!中國國民黨一直用臨時的憲法來騙,害怕台灣真的會獨立,如今更勾結敵共要併吞台灣,已沒有成為台灣政黨的正當性。
民進黨收割了前人的努力,然後欺騙大家台灣已經獨立!如果台灣已獨立,鄭南榕先生當時為何會因主張台獨被迫死?那麼陳水扁當過總統就代表台灣獨立?不要忘了,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在阿扁任內愈來愈少!蔡英文明年當總統就代表台灣獨立?當然不會,誰當這臨時政府的總統都不代表獨立!為了爭取台灣獨立,當年鄭南榕先生才倡議百分百言論自由,近年台灣一些民進黨人當縣市首長的地方都以四月七日定為言論自由日,迴避鄭南榕先生最重要的主張。
目前台灣人需要集體意志的呈現,而非任何單單一人的殉道,必須同時(一)主張力抗中國因素、反對中共併吞,(二)主張落實轉型正義後、解散中國黨;(三)主張建立自主自強、永續的台灣國。台灣人要用開天闢地的信心、意志及毅力,以具體行動實現以上主張。
鄭南榕對香港獨立建國的啟發
雨傘革命後,香港本土勢力堀起,在論述大致上可以分為兩派:城邦建國及公民國族主義獨立建國。近日被中共在港媒體鋪天蓋地的攻擊,從原來城邦自治開展出城邦建國,其核心想法是成立一個中華邦聯,香港將會是邦聯中的國家。比較令人驚訝的是,中共媒體把城邦自治思想拿來當做港獨思想來批評很顯然是在打稻草人。城邦自治並非城邦建國,前者實際上就是從香港角度去合理化一國兩制的安排,並堅決排擠一國一制的可能,近日梁振英有關一國一制是常態的說法已經反映土共對中共實質併吞香港藍圖的屈從。
誠然,在專制獨裁中共玩弄下,香港要阻擋一國一制的併呑實在並不容易,除非香港人有真正普選的特首及立法會,但這正是中共不樂見。仍在孕育中的城邦建國理想應該是進一步能確立香港自決自治的思維,但其內容有待更明確的發展。真正的港獨思想必需奠基於某種香港的政治及文化認同上,而由於香港人的身分認同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公民國族主義在香港有了一定的基礎。
逐漸為香港人熟悉的鄭南榕對大家最重要的啟發,不單在於公民國族主義,更在於能駁斥戴耀廷近日的謬論。他同意用廿三條的立法來換取普選是自我矛盾的想法,民主的根基在於言論自由,沒有言論自由的任何制度安排都稱不上是民主的。百分百的言論自由是民主的大前提而非可有可無的附屬品。香港人當然可以主張(一)力抗中國因素、反對中共實質併吞,(二)打倒共產黨;(三)建立永續的香港國。
作者為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港澳在台民主同盟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