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心:樓價不貴 難難難!

Share This:
  •  
  •  
  •  
  •  
  •  
  •  
  •  
  •  
  •  
  •  
  •  
  •  
  •  
  •  

圖片來源:Kent Chen

本港住宅樓市又再創新高,對於未置業人士,絕對是一個壞消息,不過市民希望樓價回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現在的建築工人薪金飛漲,造成私人住宅建築費每方呎達到4,000元,貴過地價,樓價焉能不貴?大家不妨看一看以下的例子。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較早前表示,港珠澳大橋口岸工程超支50億元,是因為建造工人及建築材料成本上升所致。他強調,當時在估價計算上已作出最大努力,但當工程展開後有很多因素影響造價,超支無可避免。

由此可知,本港建築工人薪金大升,對建築成本造成的上升動力,並不容易量估。

本港土地供應重鎮之一的大埔白石角,政府重推年初曾經流標的科進路地皮,最終爆冷由億京發展以25.4288億元投得,每方呎樓面地價3,552元,較毗鄰地皮略高7.6%。

將建築成本及地價加起來,每方呎約8,000元,再加上發展商的利潤,如果每呎不賣10,000元以上,發展商難以賺取利潤。因為發展商起樓的時間,需時大概兩、三年,再加上銀行借貸利息,賣價每方呎10,000元都可能無甚盈利可言。

幸好,現時的建築成本只高過地價少許,如果再假以時日,薪金再漲,建築成本將會更上一層樓,發展商到時只會以更貴價錢賣樓。

搵二手價新盤

不過無可否認,現在的樓價已非小市民所以負擔,買樓做業主並非易事。如果想買樓又減少冒險成份,最好還是購買發展商以貼近二手樓市開價的新盤為目標,如果是開價太高的新盤,可避則避。而且一般而言,進入新的一年,發展商開售的新盤,會有銀行協助開出比較優惠的按揭條款,比較容易上車。

如果急不及待要居住現樓,可以去一些比較老舊的區份找尋樓盤,雖然老區的物業可能樓齡比較高,造按揭需要比較多的首期,但卻勝在方便,尤其是港島西地鐵通車之後,可以乘搭地鐵出入。以往,西區居民出入要依賴巴士、小巴及電車等交通工具,地鐵通車後,乘搭這些路面交通工具,不會像以往擠逼,乘車舒服得多。而且還有一些區內上車盤售價低於400萬元,升值機會仍佳。

再者,西區屬於名校區校網,最適合有子女望之成龍的父母,這些名校多數是第一組別,有些更是一條龍由小學直上中學的學校。希望進入名校,西區是首屈一指之選。

何文田有平有貴

但如果首期仍然不夠,就無可奈何要到九龍以至新界物色價錢比較低的住宅單位。九龍區應以何文田為首選,因為區內樓價有平有貴,校網亦不錯,交通網絡亦不俗。置業人士在新界買樓要有心理準備,因為交通需時,加上新界區人口眾多,搭車比較困難及擠逼,應該要明白這一點。而且新界區學校網絡平均質素比較少第一組別學校,會令對子女有要求的家長有一點兒失望!


Share This:
  •  
  •  
  •  
  •  
  •  
  •  
  •  
  •  
  •  
  •  
  •  
  •  
  •  
  •  

Comments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