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今早(九日)懸掛三號強風信號的情況下,帶同二十多名主要從事機電業的工友從金鐘海富中心遊行至立法會大門,希望趁在行政長官答問大會開始前,向政府抗議早前《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建造業補充勞工計劃,亦即外地勞工「一簽多行」政策。
「一簽多行」措施早已在五月實施,但原來該政策並未得到勞聯會的同意與支持。組織方反映是次項目的諮詢期過短,政府僅以發宣傳單張的方式草草交代政策內容,一反以往合作模式。
勞工顧問委員會一直擔任勞資雙方的把關者角色,對於在此次事件中未能充反映會員意向而表示遺憾,同時非常不滿政府處事手法。在今早繳交予潘兆平議員的請願書中便提到,勞聯方希望政府「有商有量」,維持舊有機制程序。
勞聯會:本土就業優先
勞聯會代表譚金蓮主任在接受《本土新聞》電話訪問時表示,現時外勞多數來自中國,而以往也常有聘請懂特別技術的外地工人之個案,但組織委員近期反映,外勞開始佔據支援安全等普通類工種,且保有一定數量,使本地工人就業機會大減。
以清潔冷氣的督導員為例,其實工人只需受數小時培訓便能勝任,但本地人現在卻需與外勞「搶飯碗」,變相剝削工作量本來已不甚穩定的建造業工人。勞聯會亦因此大力主張應以本土就業優先,反對擴大外勞輸入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