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云,人離鄉賤、物離鄉貴!真的是這樣子嗎?
排除萬難、離鄉別井在海外上市的中國民企又如何?答案是:有辣有唔辣!但貴與便宜的價值觀已不可同日而語!
畢竟,一直以來,中國民企海外上市既可增加國際知名度,所謂一登龍門、聲價十倍;又可因美國上市市盈率(P/E)一般是高於中國、令直接融資(或再融資)既輕易可滿足需求,又不用再在國內向銀行借貸挨貴息,故有條件的民企向來對在開外作第一或第二上市的舉措樂此不疲!
不過,時移世易,現時說的不再是中國概念企業遠赴美國NASDAQ尋找他鄉上市的故事!
近半年來市場赫然發覺,海外掛牌的中資概念企業,忽然興起私有化,然後部署回歸中國、以A股重新IPO上市的潮流!
據說,今年以來已經有廿四家中概股宣布私有化; 單是端午節假期期間已有三間中概回歸。而今天六月二十四日,新鮮熱辣的由NASDAQ回歸個案,據報有以陌生人社交配對APP為商業模式的陌陌由管理層領導提出私有化收購要約。陌陌在NASDAQ上市只有六個月,如果私有化成功,將成為在美國上市時間最短的中國企業。
有趣的是,在美國掛牌的上市公司欲回歸的個案,回歸的理由都是冠冕堂皇,例如因美國投資者不理解其運作模式而股價被長期低估,因此才選擇ET phone home的溫馨回歸(其實是因為中國股市過去18個月急升達1.5倍見獵心喜),亦予人朝流有勢不可擋之感覺!
不過,朝流背後,卻頗有發人深省之地方。
例如,華爾街有一個較少人提及的微觀分析,名為分析員與個股比率(analyst-to-stock ratio)。 一般來說,倘若有個別股票的A/S比率是偏低的話,就會導致該股少人買賣,因為要是連分析員都缺乏興趣的話,以美國成熟市場的民智來看,避之則吉!而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因乏人問津而股價低迷其實是與分析員參與分析比率偏低息息相關!
點都好,由此潮流衍生的問題多不勝數;例如,私有化大多都因付出收購的溢價偏低而招惹訴訟,因為美國對保障投資者的意識遠高於中國。

海外掛牌中概企業股價被視為外星物體而無人問津,終於興起了21世紀的ET phone home 回歸潮流!
可想而知,若有欲回歸的企業傾向在法律訴訟中糾纏,不惜蹉跎歲月也不肯提高收購溢價的話,就算將來真的成功發行A股IPO,這等進退失據的公司我們棄不足惜﹗
換言之,這個回歸潮流竟然變了是濫竽充數照妖鏡,一切牛鬼蛇神都會因勢利導而露出馬腳,記得做足功課才買入其A股!
(宇子飛:資深財經傳媒人,有獨樹一幟的思維,擅長圖表技術的實踐,現時為全職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