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宇子飛:集思廣益論如何打救中國A股

Share This:
  •  
  •  
  •  
  •  
  •  
  •  
  •  
  •  
  •  
  •  
  •  
  •  
  •  
  •  

話說昨天中國股市走勢仍然節節敗退,是繼早前央行以雙龍出海、降息及降準的雙降招數救市後,再出現連續兩天下跌的勢頭。

上證綜指結果收報3912.77、下跌達3.48%,盤中連30天平均線的3800也一度失守,創逾18年來最大6日累計跌幅;深成指收報12924.19、急跌5.32%;創業板指跌3.99%。兩市近1500股跌停,只有100餘股錄得升幅,跌勢算得上是石破天驚!

儘管如此,股市的升升跌跌本來就是司空見慣,所以,就算A股由6月12日的高位5178.19向下調整,歷時三周,至昨天盤中低位的3795.25,錄得高達26.7%的跌幅,以港人見慣風浪來說,亦不算是甚麼大不了的事情才對。

然而,以中國國情來看,股指由高點一瀉如注、回落逾兩成仍未止瀉的市況,可以說是,把過去中央為了刺激內需(以取代過往靠出口保GDP 達7%的部署)、千方百計營造財富效應 (來延緩通縮) 的努力化為烏有,後果卻是可大可小。

中國官場見怪不怪的是,救市出招效果不彰的話,起碼就算不是人頭落地,也可招致問責式的調職,所以較早前才有中證監主席肖鋼職務獲調動傳聞瘋傳遍地,雖說最後獲澄清為以訛傳訛,但謠言滿天飛時的過程,是言之鑿鑿、說得頭頭是道,大有空穴來風的可信性。

最新的發展是,中證監會連日來發了數條信息,包括發布《証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規定券商可”自主”決定強制平倉線、證券資產低於50萬的可繼續融資融券、允許兩融合約展期等等似緊實鬆的所謂監管。

更令人詫異的是,據說證監一直以漁翁撒網式在向業界徵求具體的救市意見。起碼過去一周關於救市的問題,成為市場關注的話題。

而據悉業界的共識是,現在不是討論救市與否的問題,因為以政策主導的中國市場而言,救市已變了是天經地義。需要討論的是,如何更有效的救市,因為既要長短兼顧,又要切實可行云。

其中,最大路的救市獻計是,「首先是穩定新股發行預期﹔其次是穩定配資 (孖展) 環境預期,減少朝令夕改的政策出台﹔最後是國家維穩預期,不能稍微一漲就放開新股發行。而要穩定投資者信心,對於新股發行,可以引入市值配售制度云。」

最搞笑的是,有人認為,須 「打擊惡意做空」與 「投機行為」。

這方面的考慮點,在香港這國際金融中心來說,就是匪夷所思;事關市場101告訴我們,沒有了投機者,市場就會恍若一池死水,令避險者無從對沖或有的風險;到頭來,所有認真的股票發行者都會卻步,造成得不償失!

而是否「惡意」做空,更是清官難判; 怎樣才算是「打擊做空」,亦是值得相榷,因為可以過猶不及而弄巧反拙(以前馬來西亞以外匯管制來打擊投機式沽空馬幣最後都告失敗是前車之鑑)!如此這般顧慮,又豈是中國廿年不到的速成版從業員能夠充分理解?

好在也有言之成理的分析。

有論者認為,配資(孖展)強行平倉等事件確實對市況帶來短線倍波動的影響,但不宜過份誇大其負面的效應,因為 ”當市場逐步調整到位,政策底線逐步清晰的背景” 下,這方面的影響力就會煙消雲散,故此長遠而言,應從市場恢復信心角度着眼。

論者仍為,只要政策面上讓人覺得改革正密鑼緊鼓進行中,例如近日的「亞投行協議簽訂」、「降息降准逐步寬鬆」等都是踏入正確救市方向的第一步,就足以讓投資者更清晰地認識到政府改革的力度和決心;股市的反彈最終就會水到渠成云。

對於像子飛的門外漢來說,以中國過往的政策市作風來看,只要上述徵求救市方案的努力令中國大媽相信,中央救市是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話 (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境界),他們的恐懼最終就會轉化為貪婪;屆時,由泡沫化轉化為超賣的股市,就會成為了完成中期調整的慢牛,像火鳳凰般重生了!

chart07031

Chart Source: eSignal (按圖放大)

技術上,滬深300指數已跌近保力加通道底的強大支持力3964,如能再配合中國監管當局的誓神劈願救市意願,就有機會令行運醫生醫病尾,效果得來全不費功夫!


Share This:
  •  
  •  
  •  
  •  
  •  
  •  
  •  
  •  
  •  
  •  
  •  
  •  
  •  
  •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