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記》妖精形象來自《山海經》

Share This:
  •  
  •  
  •  
  •  
  •  
  •  
  •  
  •  
  •  
  •  
  •  
  •  
  •  
  •  

shan

說起魔幻類動畫電影,浮現腦中的會不外乎是些噴火龍、美式英雄、精靈等等的西方題材。而即將在七月十六日上映的《捉妖記》內,電影用CG技術創造了一個屬於「妖」的世界。有別於我們所認識的怪獸,或者是日本文化中的鬼怪,《捉妖記》中的各種妖的形象是從古典神話《山海經》啟發而來,個個造型獨特,既不失可愛一面。

故事中講述人間界和妖界基於某種機緣巧合突然交集,引發大亂,主角天蔭(井柏然飾)與捉妖師(白百何飾)更因此在命運安排下生下一妖精。如是者,關係錯綜複雜的一行人便展開了一場奇幻之旅。

《捉妖記》中不單止有激烈的功夫場面,而且處處佈滿喜劇元素。天馬行空的角色配置亦令故事增添不少的趣味。令人驚喜的是,穿插在電影中的音樂劇採用白話填詞。夾雜著廣東話俚語的歌詞,配上西方音樂劇的表現方式,充分表現到中西融合的慨念,同時透露了導演希望在作品中保留香港文化的誠意之心。

《捉妖記》標榜由「史力加之父」許誠毅執導,他在美國動畫製作巨頭夢工場(Dream Works)打滾超過二十個年頭,而由其製作的《捉妖記》自然流露出當中的影子。早前的訪問可見,許誠毅導演對其電影事業相當有抱負和願景。他在《捉妖記》所展現出的實力對香港動畫業而言可謂是枝強心針,讓人鼓舞。

[youtube id=”M_6ZSiAmdoA”]


Share This:
  •  
  •  
  •  
  •  
  •  
  •  
  •  
  •  
  •  
  •  
  •  
  •  
  •  
  •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