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Jonathan Leung
本港樓價升,的確令到一些市民感到恐慌,因此,有些人竟然去到見樓就買的地步,實在使人意外。
購買中國樓盤,已經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但有些人為了達到置業的目標,竟然連中國的不毛之地的樓盤也照樣去買。
華南某地區曾經是一些港人置業熱點,但經濟已然下滑,意想不到連交通有問題的樓盤,亦有人照買不疑。A君所買的該區樓盤,雖然曾經說過有村巴連接,但只是初時而已。相隔一段時間,沒有人買入該樓盤,發展商沒有資金再經營及無力發展下去,樓盤變成爛尾的「荒島」。村巴當然欠奉,業主要到這個中國樓盤,進去時,唯有搭的士。出來時更慘,無經過的的士,要搭路過的電單車尾。
男士乘搭電單車尾,沒甚麼問題,女士搭電單車尾,肯定「蝕大本」給司機。這些爛尾樓盤,長期不會升值,市場亦無二手成交,原價出售也無人承接,業主變了半天吊。
A君中過一次招並沒有學乖,最近,看見樓盤廣告,又買了一個中國樓盤!會否爛尾,願主保祐!
B君與太太長期租住物業,又無子女,但見到本港樓價飛升,心中也發茅,見樓就買。不過,他們所買入的不是本港物業、也非中國物業,而是買了美國年前破產的底特律物業。小妹心想,他們一年有幾多時間可以去到抵特律?非常轉折呀!當地的交通遠遠不及洛杉磯或紐約,非常不方便,而且他們自己也不是美國籍居民。
底特律曾經有「世界汽車之城」稱譽,這一百年間卻由盛轉衰,車廠關閉外遷,市政府更因入不敷支,欠債千億,申請破產。底特律現在變成連當地人都擔心會遇上槍匪的鬼域,治安敗壞,「冇人又驚,有人仲驚」,隨時「嚇死異鄉」。經濟治安非常之差,住屋送給人,亦不會有幾多人有膽接貨。
但B君夫婦,買了達成買樓志願,在底特律以幾萬美元買了一個住宅物業。如果要打掃單位,就要乘搭飛機長途跋涉前去底特律,令人感到非常驚訝。
如果持有幾萬美元,假設是四五十萬港元,到珠江三角洲一帶也可以買樓,就算再遠一些,也可以到台灣置業。雖則台灣樓價近年有所增長,但升幅也不及香港之快,四五十萬港元也可以買到一些住宅物業作首期,然後慢慢供樓,可以一過業主的癮頭。
不過,中國政府要達到統一台灣的目的,必定軟硬兼施,如果移民台灣,有可能要移民兩次,又再走去別的國家避開中國大陸的威嚇。當然,台灣居民要移民到美國,會方便過由香港移民到美國,將來會否收緊,要時間告訴大家。
無疑,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可以免卻加租及搬遷之苦,但恐慌得到中國以至美國的不毛之地買樓,已然是過度恐慌的表現,因為隨時會將資金彷似倒入鹹水海。既然如此,不如乾脆買入台灣住宅物業,等待升值作為駁腳點,賺錢後再施展回馬槍,回來香港買樓。因為,香港樓市已經上升了不少,有可能要歇一歇,台灣樓市應該是下一升浪接力上升的地方。